中荷两国贸易近年来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,尤其进入90年代以来,双边贸易连续上升,增幅较大。“八五”期间,我对荷出口年均增长超过20%。1984年至1994年十年间,中荷双边贸易总额增长了6倍。双边贸易额从1993年开始突破20亿美元,从1995年起突破40亿美元大关,1999年上升至64.23亿美元,2000年达到79.2亿美元,在中国与欧盟国家贸易中已升为第三位(仅次于德、英)。
2001年中荷双边贸易额达到99.96亿欧元,同比增长10.3%,占荷兰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.18%,是中国在欧盟国家中的第三大贸易伙伴。其中对荷出口87.68亿欧元,比2000年增长26.76%,占荷兰进口总额的4.04%,位居欧盟第二,仅次于德国。进口12.28亿欧元,占荷兰出口总额的0.51%。
截止2003年11月,中国和荷兰双边贸易额超过136亿美元,荷兰已超过英国,成为中国在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。
根据荷兰中央统计局的资料,1999年中国对荷出口的产品结构为:轻纺织品(占45.4%),机电产品(占39%),化工医药产品(占6.6%),食品(占3.3%),矿产品及其它原材料(5.7%)。我自荷进口的主要产品为:机械电子产品和运输设备(37.4%),化工医药产品(25.7%),食品及其它农产品(11%),其它各类制成品(13.1%),燃料及其它各类原材料(12.8%)。
近几年来,中国对荷出口产品中,机电类产品始终占据第一位,其后依此为轻工纺织产品、五矿化工产品和农产品。出口量也逐年稳步上升,增幅最大的是机电类产品。2001年,机电、轻纺、五矿化工和农产品的对荷出口额分别为50.24亿欧元、24.41亿欧元、9.8亿欧元和3.21亿欧元;在中国对荷兰出口总额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7.3%、27.84%、11.19%、3.67%。在荷兰市场份额上,轻工纺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最高,2001年达到8.07%,五矿化工类产品和农产品的市场份额较小,分别为1.49%和1.17%。
中国出口荷兰的主要商品还包括:纺织服装、鞋、箱包、玩具、日用品、收音机、组合音响、医药、塑料制品、焦炭、工具、钢材、肠衣、照明装置等。
|